文章来源:2025年6月23日 南方日报•南方+
近期,在《人民日报》公布的100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名单中,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黄宏伟成为深圳高职院校唯一入选者。
3年前,他考入该校集成电路技术专业,在老师指导下深耕科研,参与撰写2篇Crystals期刊论文,获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团队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特等奖,实现广东省职业院校国赛特等奖零的突破。

“高考报志愿选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我最庆幸的决定,在这里的时光充实而精彩,收获满满。”黄宏伟说。他的感慨,同样道出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互联网技术专业2024届毕业生黄烈群的心声。
工作中面对设备工艺程序难题,黄烈群启动“问题溯源”。他勇于攻坚,先后尝试7种优化方法,为3家客户开发项目方案,这些方案因技术创新实用被重点推广,销售额破千万。黄烈群坦言,学校丰富且前沿的课程、优质的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让他积累了扎实功底,在职场有了竞争力。
以信息技术为办学特色的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深度服务“数字中国”战略、“强芯铸魂”工程和深圳“双区”建设,坚定走“专精特新高”内涵建设之路,日益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有国际影响的数字化人才供给高地和技术创新引擎,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助力无数深信学子成就出彩人生。
今年6月,经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正式同意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设立公办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深信大”),该校软件工程技术、现代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嵌入式技术5个“王牌”专业首次面向广东省开展职业本科招生。
23年的办学积淀,让这所学校有了追求“更高、更强”的底气。面向未来,学校将夯实内涵、优化治理,以追求卓越之姿加速建设信息技术特色鲜明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技术大学。
对接产业需求 锻造数字技术人才高地
去年底,学校一次性揭牌成立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人工智能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院、集成电路封测厂、3C产品智能制造厂五大新平台,靶向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上述举措的背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迫切驱动。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主赛道。广东正加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作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重镇的深圳,其“20+8”产业集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领域的深度推进,催生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强劲需求

“数智化时代需要大量高水平信息技术人才,如果考生对这方面感兴趣,且有志于未来从事相关工作,那深信大是非常不错的选择。”黄宏伟说。
学校开设专业54个,其中41个专业与信息技术强相关;优化建设11个高水平专业群,全面对接深圳新一代信息通信国家产业集群及“20+8”战新产业、未来产业,且所有专业实现AI+赋能,构建了高职院校电子信息领域最完备的专业体系。
近些年,学校主动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紧扣高价值产业、高价值企业、高价值就业,为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培养适配的素质好、技术好,实践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两好两强”数智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四型”技术人才,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增强区域发展新动能。
立志推进电子信息领域科技自立自强与人才自主培养,学校针对信息技术领域缺“芯”(芯片)少“魂”(工业软件)的困境实施“强芯铸魂”工程,在重点行业和岗位人才培养上走在全国前列。
2023年,学校工程科学学科首次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成为国内高职首家上榜该学科的职业院校,学校在“金平果”2024高职专业及专业群排行榜中,54个专业中有35个专业进入全国前十,其中10个专业位列全国第一。
产教深度融合淬炼 “真技术、真本领”
“在学校,我实现了从知识积累到技术淬炼的全方位成长。”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2022级学生阮梓航感慨道。去年8月,他在首届“汇川杯”全国自动化创新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成功入职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担任应用开发工程师。
阮梓航透露,从大一起,他便频繁走进企业参观、聆听工程师授课,大二曾赴德国企业研学,大三加入校企合办“汇英班”定向精修专业技能。“接触产业前沿,让我们的学习既有广度、深度,又很‘接地气’。”阮梓航的获得感,得益于学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深信大与华为、腾讯、大疆、汇川等头部企业共建16个特色产业学院和4个高等工程师学院,联合开发课程标准,并在集成电路、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领域共建高水平研发中心。
课程体系紧密对标产业前沿。学校开设人工智能应用、麒麟操作系统等300余门前沿技术课程,围绕数理逻辑与训练、艺术鉴赏与美育等模块开设400余门素质赋能课程。支持学生参与技术技能大赛、考取华为HCIE等顶级证书,并拓展海外研学、名企实习通道……
硬件支撑上,学校建有全国职业院校唯一的产业级芯片封测实训中心等一批前沿实训基地,以“真环境、真项目、真产品”培养学生“真技术、真本领、真能力”。同时探索“政校行企协同、岗课证赛融合”模式,形成“实训—考证—竞赛”一体化成长路径。
师资力量上,学校专业课专任教师中55.29%为博士,78.87%是“双师型”教师,80%的信息技术类教师获行业高端认证,为教学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学校还携手领军企业、一流大学及科研院所打造“深信创新港”及半导体先进制造等八大中试研发平台,攻克“卡脖子”技术、产出科研成果、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反哺教学,赋能学生成长。
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学校实力及育人质量显著提升。学校近两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一等奖2项),学生摘得143项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338人获行业顶级证书;部分信息技术类毕业生起薪达年薪10万元以上,74%的毕业生在三年后实现晋升,“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已成为行业对深信学子的一致评价。
打造多维平台 赋能学子成长成才
让深信学子津津乐道的,还有学校多元立体的成长生态。从优美的校园环境到丰富的文化生活,这里始终以“全人培养”为理念,搭建起“学有所成、学有所长、学有所乐、学有所获”的成长舞台。
草地音乐节、校园嘉年华……146个社团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可以让你大显身手、展示自我。

这里有国内高校最大的连片篮球场,国际标准的羽毛球馆、游泳馆,任你挥洒汗水;拥有292.68万册藏书的图书馆,是你陶冶心智的理想之所;物美价廉、品类丰富的食堂餐食,定能满足你的味蕾;整合了社团活动、学术交流、就业指导、自习空间等多重功能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全方位满足你的发展需求……
对怀揣创业梦的学子,学校构建了“孵化—培育—实战”的全周期支持体系。作为“国家级众创空间”,这里不仅孕育出诸多国家级赛事的获奖项目,更与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深港科技园等产教融合示范区形成“15分钟科创圈”,让“科创想法”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此外,学校周边大运中心、AI小镇与商业综合体形成的“文体—科创—商圈”活力生态圈,更让学习与生活实现理想平衡。
目前,深圳正抢抓重大历史机遇,提出“到2035年,率先建成世界一流、贡献卓著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升本”后,深信大将开启全新征程。学校将继续坚持以“服务学生成长、服务教师发展、服务产业进步”为工作主线,坚定不移走高适应、高融通、高质量、高活力、高贡献发展之路,通过实施专业争先、聚才强师、产教深融等12大工程,加速建设信息技术特色鲜明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技术大学,努力实现“数字人才培养高地、技术研发服务重镇、职教国际交流窗口、师生发展幸福家园”四大愿景,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动能,也为新时代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探索“深信经验”。
站在信息产业腾飞的时代风口,全新的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已扬帆起航,期待优秀的你加入。
编辑:文海燕
出处:
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506/23/c11427975.html?from=weChatMessage&colID=null&appversion=12510&firstColID=21216&enterColumn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