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2025年06月27日 南方教育时报


今年6月,教育部正式同意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设立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简称“深信大”)。这意味着,深圳迎来又一所公办职业本科大学。
深信大“升本”是顺应国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的战略要求,更是学校多年深耕信息技术领域、矢志创新发展的实力彰显。学校始终以信息技术为办学特色,坚定走好“专精特新高”建设之路,逐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人才供给高地和技术创新引擎,发展势头强劲。
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深信大提出走高适应、高融通、高质量、高活力、高贡献发展之路,以“服务学生成长、服务教师发展、服务产业进步”为工作主线,推动实施“党建领航、立德树人、专业优化、专业争先、聚才强师、产教深融、科教融汇、育训并重、教育开放、文化厚植、智慧校园、健全大学治理体系”十二大工程,致力培养“两好两强”(素质好、技术好、实践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四型”(数智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技术人才,实现“数智人才培养高地、技术研发服务重镇、职教国际交流窗口、师生发展幸福家园”四大愿景。
“高适应性”新质专业:人才培养始终服务产业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通过科技创新和知识更新形成的新型生产力。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教育类型,提高办学对新质生产力的适应性是必然要求。深信大以办“高适应性”职业教育为导向,致力于与时代脉搏同频,与产业发展共振,为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深信大自2002年创办以来,命运便与“创新之都”深圳紧密相连。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深圳第一大支柱产业,产值规模长期领跑全国。学校精准锚定“对接深圳支柱产业,打造信息技术特色”的办学定位,将“信息技术”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学校构建了堪称国内高职院校电子信息领域最完备、最前沿的专业体系:54个专业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等信息类专业为主体,其中41个与信息技术强相关;重点建设的11个专业群全面对接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尤为关键的是,学校率先实现所有专业AI+赋能升级,确保人才培养紧密契合智能化浪潮。
面向未来,深信大深刻把握数字经济脉搏,建立了前瞻性、动态化的专业布局与调整机制。学校密切追踪深圳“20+8”产业集群发展态势,以前瞻视野布局专业集群,确保人才培养方向始终走在产业发展前沿。第三方评价显示,2024年深信大50个高职招生专业中,10个专业全国排名第一。此次首批招生的5个职业本科专业——软件工程技术、现代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嵌入式技术,均为深信大积淀深厚的王牌专业,精准对接国家及区域重大战略与产业升级需求,发展前景广阔。这些专业课程设计突出实践性与创新性,引入行业前沿技术,深化校企合作,确保学生掌握最实用的知识与技能,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双师三能”新质师资:重构课程体系 创新教学模式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这要求职业教育的师资同步迭代升级。因此,深信大提出,教师必须持续更新知识、技术与教学方法,提升兼具理论教学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素养,锻造胜任教育教学、技术攻关、产业服务的“三能”本领。
“双师三能”师资建设是深信大系统性教学改革的基石。学校围绕培养数智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目标,在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模式创新上同步发力:构建“大复合”能力培养体系,创新实施“知识+技术+素养”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深化“小复合”专业知识交叉,在各专业内部贯彻“厚基础、宽口径、多学科”理念,打造模块化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是深信大“双师三能”理念落地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学校构建“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工程项目训练+企业实践+技术研发”五位一体的全流程实践教学模式;携手腾讯、华为、汇川等产业链主企业,共建“腾飞班+腾实班”“鲲鹏班+鸿蒙班”“汇信班+汇英班”等特色班型,实施分层分类教学,传授前沿知识;注重将鲲鹏、鸿蒙、麒麟等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代表性成果引入课堂、融入教材。
此外,学校紧密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以真实企业生产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行项目化教学与订单式培养,通过“专业融入产业发展,课程融入岗位场景,技术融入产品开发,工具融入项目实战,素养融入教育教学”的深度融通机制,将实操教学、实训教学与实习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学生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塑造与工程实战的无缝对接与有机融合。
“两好两强”新质人才:理论知识与产业实践零距离对接
深信大致力于培养“两好两强”新质人才,这不仅是回应新质生产力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是学校赋能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深信大学子的卓越表现,正是这一育人理念的生动注脚: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学生朱灼坚从全球21万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勇夺第九届华为ICT大赛全球总决赛网络赛道特等奖;中德机器人学院学生黄烈群入选头部企业“汇英班”后,通过高强度实训与精准双选,入职深圳名企;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学生罗绍佳、陈嘉雯的作品斩获苹果全球WWDC25 Swift学生挑战赛奖项,受邀赴硅谷参与全球技术盛会……这些耀眼成绩得益于深信大构建的“政校行企协同、岗课证赛融合”育人体系。
学校依托前沿课程体系、多元教学方法和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撑“两好两强”目标达成。在课程设置上,学校紧跟行业前沿,引入最新技术和知识,如软件技术专业不仅涵盖软件开发的基础课程,还开设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选修课程,让学生能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在教学方法上,学校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等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课程、教法与实战的协同,学校系统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术能力,并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与企业历练中提升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最终成长为素质好、技术好、实践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两好两强”技术人才。
深信大成功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标志着其人才培养进入新阶段。学校将更注重理论知识深度与实践创新能力高度的融合统一,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劲的智力支撑与人才动能。
出处:
https://szjy.sznews.com/MB/content/202506/27/content_3355204.html